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资讯
【最美奋斗者】陕西大荔县周爱英:多挽救一棵冬枣树,就是农技人员最大的“功德”
时间:2021-12-14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      浏览:1247次
       “你联系几个村的群众,讲座明天上午10点开始,我准时到。”12月2日下午3点40分,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周爱英刚刚放下范家镇的电话。
 
       洛河大荔段“21·10”洪涝灾害,大荔县4万多亩冬枣园受灾,像摇钱树一样的冬枣树长时间泡在水中,数万名枣农心急火燎,周爱英的技术讲座已经排到了十多天后。
 
       10月8日下午1点多,雨还在不停地下着,108国道上,一辆小车向大荔方向疾驰。这个周末,周爱英向局领导请了两个小时假,安排好在渭南上高三的孩子一周的生活,将午餐端上桌,就急忙开车向大荔赶。
 
       随着汛情的发展,大荔县防汛抢险指挥部第二天要撤退到位于安仁镇小坡冬枣基地的大荔县红枣研究院。
 
        一路上周爱英的电话不断,进入大荔县城,接上几名同志,担任大荔县红枣研究院院长的周爱英又驾车向黄河滩区驶去。
 
        滩区已经断水断电,和电力部门协调来发电机,接通水路,逐间腾完办公室,调试办公设备,忙完这些,天已经黑透。这时候,两辆满载方便面和矿泉水大车又驶入研究院,顾不上喘口气,周爱英立即带领研究院的七八名同志,冒着大雨,爬上大车帮忙卸货,一口气干到晚上11点多。
 
        因为要负责指挥部近百人的后勤保障,随后的7天时间里,在周爱英的带领下,大荔县红枣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化身帮厨、水电员、清洁工,直到险情得到遏制,指挥部胜利撤退。
 
       “那些天,每天在沙发上最多眯三四个小时。”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周爱英感慨地说道。
 
        遭受洪水侵袭的赵渡、朝邑等镇村,也是优质大荔冬枣的主产区。正值采摘季节,挂满丰收果实的冬枣树瞬间没入水中,一座座高标准、大投入的设施大棚是很多受灾群众的全部家当。
 
       “树还能活不能?”“水退了,怎样提高冬枣树成活率?”
 
       “按照目前的抽排进度,积水退下去之后,只要管护得当,枣树还是有希望的。首要的是揭膜晾墒,树体涂白,提高抗冻性。洪水过后,防病也很重要,要迅速组织全员消杀。”
 
       随着决口相继被迅速封堵,冬枣灾后技术指导迅速成为红枣研究院的工作重点。10月14日一大早,朝邑镇六合村撤离安置点,看到周爱英,数百名焦躁的枣农就像看到了救星,围着周爱英七嘴八舌。
 
       枣树在水中泡了十多天,10月18日上午,朝邑镇六合村的张庆正计划给处于盛果期的果树平茬。“加强树形修剪就行了,平茬会让枝条生长过于旺盛,不利于花蕾分化,直接影响坐果。”周爱英及时赶到,4座大棚的枣树被从电锯下救出。
 
        这天上午,朝邑镇新潮村安置点上,撤离群众的情绪相比几天前已经平静了很多。几台大屏幕上正在循环播放着冬枣园灾后管护技术讲座,屏幕上正是大荔县冬枣首席专家周爱英。她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商讨技术方案,紧接着和县融媒体中心联系,录制了技术讲座。看到周爱英的分析和技术指导,安置点的群众心里才有了底。
 
       赵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华伟告诉记者:“几乎家家都有大棚,冬枣泡在水中,做撤离群众思想工作的压力很大。枣农对周老师特别信任,周老师的讲座比什么都管用。讲座在13个安置点一播放,群众的情绪一下就平复下来了。”
 
       跟着周爱英在大荔学习研究冬枣栽培技术,浙江大学植保专业毕业的女研究生赵艺告诉记者,整天和枣农打交道,农技人员和枣农感情很深。十多年来,周老师见证了冬枣产业蓬勃兴起,付出了很大心血。大棚坍塌,即将采摘的冬枣颗粒无收,她们都很心疼。为了尽快抢救更多的冬枣树,尽量减少灾害损失,那些天,周老师带领大家深入各个安置点现场解答问题,穿着雨靴雨裤,冒着危险钻进积水逐渐褪去的大棚,实地查看树情。根据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录制了专题讲座。
 
       深入灾区,记者看到,在受灾的大荔枣农心中,周爱英就像“神”一样的存在。面对群众的赞誉,她淡淡地说:“群众遭了灾,作为农技人员,多救一颗冬枣树,多救一个冬枣园,就是最大的功德。不这样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洪水逐渐褪去,大地逐渐露出水面,赵渡镇灾后重建工作逐渐展开。在县林业局的组织下,农技人员整日奔忙在田间地头,越来越多的枣园逐渐有了生机。这时候,周爱英却离开赵渡这片灾后重生的土地,马不停蹄奔波在全国冬枣苗木主产区。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仇亚捷告诉记者,备选苗木既要保证品种纯度,又要保证成活率,还要价钱合适。这些天,中心车子新增的行驶里程,少说也有上万公里。几乎每天,他们都要打出几十个电话。一得到有效信息,不管白天黑夜,马上就出发实地查看。
 
       肩负着大荔冬枣产业复兴的责任,肩负着滩区受灾群众重建美好生活的期望,肩负着县委、县政府的重托,周爱英这些农技人员丝毫不敢马虎。
 
       “明天这个讲座结束,马上出发。”准备去河北、山东方向再次查看苗源,周爱英似乎不知疲倦。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 | 企业平台 | 监管平台 | 平台简介 | 三品一标

版权所有(c)大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陕ICP备15002715号

技术支持:西安承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北环路78号 联系电话:0913-326959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