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与麦苗争肥、争水、争光照,还会加大小麦病虫的危害程度,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此期是防除麦田杂草的重要时期,化除应掌握在小麦返青期至起身前(3月20日以前)进行,在杂草3~5叶期施药为宜,施药过晚,杂草过大,防除效果降低,小麦拔节后应停止使用除草剂,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除草时要按照 “摸清草情、因地制宜、科学防除”的原则,打响麦田管理第一仗,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一、杂草发生实况
县植保站技术人员3月6日调查:我县麦田杂草普遍发生,平均草田率91.8%,亩杂草量4600株(6.9株/ m2),个别严重田块达到亩草量16.5万株(247 株/㎡),杂草总量比去年同期发生较轻。种类以阔叶杂草为主,其中播娘蒿占杂草总数78.5%、荠菜占14.3%,婆婆纳占3.7%,其它杂草占3.5%。
二、化除药剂
1、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36%唑草.苯磺隆(奔腾)或选用20%氯氟比氧乙酸(使它隆)乳油或70.5%二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大惠农)。
2、以禾本科杂草节节麦、野燕麦等发生为主的麦田,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世玛)油悬剂;野燕麦、蜡烛草、多花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发生重的田块,可选用15%炔草酸(麦极)可湿性粉剂。
3、禾阔杂草混生麦田,可选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或72%2,4-D丁酯乳油与相应量的骠马、世玛等混配,对水喷雾。
三、注意事项
1、要适量用药。开展化除时,一定要重视安全用药,严格遵循除草剂使用说明,不能随意减少或加大用药量,以免除草效果不佳或产生药害。2,4-D丁酯乳油对下茬棉花等双子叶作物易产生药害,最好专机专用,避免造成药害。
2、适时用药。用药时应选择土壤湿润、无风的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之间用药,注意异常天气,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停止用药,气温高、光照足可促进杂草对药液的吸收。风大易造成药液飘移,对临近作物造成药害。
3、要均匀用药。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喷施要均匀,避免重喷造成的药害。
|